2)第八百九十七章 贸易和黄金_辛亥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幅度降低,罗马油田也是被轰炸后大规模降低产量,而这个时候中国对德国的石油供应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中国对德国的石油以及其他物资甚至部分军事技术的转让自然不是钱多没处花到处送,而是陈敬云需要德国坚持住,按照陈敬云心里的想法那就是,最好欧洲那边的战争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当然这只是妄想,战争总是会结束的,现在陈敬云要做就是让欧洲的战争坚持的更久一些,至少在中国把太平洋问题彻底解决之前不能结束,不然的话就会变得很麻烦。

  一旦欧战在中国拿下日本之前结束,那么苏俄就能够缓过气来,然后西线的上千万苏军就会立马掉头奔向西伯利亚,而英国也能够缓过气来抽调大量兵力前往亚洲,更加不要说美国人没有了欧洲德国的牵制后,单单是那数万架的战略轰炸机让陈敬云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了。

  因此陈敬云不能让德国太早倒下

  为了让德国坚持的更久了一些,也就在资源供应以及技术上给予了一定的帮助,当然这种帮助不是免费的,大量的黄金从德国从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搜刮而来,然后用来购买石油等战略武器,开战至今,中国已经从德国手中换得了上千吨黄金。

  二战中的中国对外贸易数据是极大的,而且大多数是战略物资甚至武器的贸易,二战的爆发导致大家的人心惶惶,哪怕是南美国家都是大量扩展军备,而这些国家的武器市场也是被当时暂时没有参战的中国所占领,南美的阿根廷、智利、巴西等国、北欧的芬兰、瑞典、西欧的西班牙、葡萄牙然后还有中东地区的土耳其,这些国家可都是中国的对外贸易大户。除了这些正常贸易国外,还有从附庸国比如朝鲜、东南亚各国获取了大量的市场。

  这里头也还得加上一个日本,实际上过去几年的中日贸易中,由于对日贸易顺差极大,中国是几乎搬空了日本的黄金储备。

  因为二战中的国家贸易只能用实打实的黄金支付,不管是本国纸币还是其他国家的纸币都不好使,要么是以货易货,要么就是黄金支付,而巨大的贸易顺差让中国捞取了巨量的黄金。

  战前中国官方黄金储备只有两千多吨,少的可怜。但是在对日宣战前夕,中国中央银行的黄金储量已经达到了五千多吨,虽然说和美国人那两万多吨的数据还无法比较,但是也可以看得出来中国的黄金储量正在快速增加着。

  尽管战时贸易换回来了大量黄金,但是说实话这些黄金又不能吃又不能当炮弹用,就算是其中含有货币支付的价值,但是中国早就采取了全面的信用货币制度,而国家贸易当中又都是贸易顺差,中国也没有什么一定需要向国际进口的物资,所以这黄金对于二战时期的中

  请收藏:https://m.samsf.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